爱情是电影(甚至一切艺术)的主流舆论,这是艺术舆论场的特质。在其他舆论场里,生命高于爱情的,现实世界的法律不会纵容一个因爱而杀人的杀人犯,非艺术的舆论场也会把生命的价值视为高于爱情,比如主流舆论是不鼓励人们因为爱情而自杀的。但在艺术的舆论场里,爱情的地位却可能超过生命的地位。 网络公关
《泰坦尼克号》就是一部描写生命被灾难毁灭的电影,但影片里的爱情却获得超越生命的地位。当露丝奋不顾身从救生艇上跳向正在下沉的杰克,并紧紧地拥吻在一起,生命的价值就在爱情的光芒下黯然失色。“你跳,我也跳!”不再是生死不渝的表白,而是超越生死的爱情誓言!如果把这个结尾改为“恋人本是同林鸟,大难来时各自飞”,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的票房和魅力就会大打折扣。
百老汇的《歌剧魅影》更加鲜明地表现出爱情在艺术舆论场中无以复加的崇高地位。主角魅影是在剧院地下迷宫的“幽灵”,他丑陋、阴郁、妒忌,有着极强的占有欲,为了爱情他无所不做,甚至不惜杀人和夺人所爱。音乐剧结尾,当魅影控制了克里斯提娜,他的爱人乌拉尔赶到地下室却被阻隔在铁栏之外。克里斯提娜劝拉乌尔快跑,但拉乌尔却哀求魅影只要放过克里斯提娜,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。魅影被拉乌尔的打搅激怒,用绳索套住了他,并且逼迫克里斯提娜做出选择:要么用拉乌尔的生命换取她的自由,要么披上魅影准备的婚纱,换取拉乌尔的生命。克里斯提娜却不忍爱人牺牲,鼓起勇气对魅影说,他将告诉他爱的力量会有多么强大,上帝终究会拯救没影的灵魂,然后给了魅影一个长吻…… |